李梅樹紀念館
炎方風土
百年的穿梭與對話
[鹽月桃甫]追憶,南國的色彩
[顏 水 龍]原鄉.日頭.本土情
[李 梅 樹]日治官展下的探索與回顧
[高 俊 宏]大豹:溫帶的邊界
國立臺北大學(北大草原)
斯土容顏
畫筆與與鏡頭下的跨時代對話
李梅樹 × 呂基正 × 陳澄波 × 梁正居 × 成福國小 作品聯展
什麼是梅樹月?
如果以為梅樹月是來賞梅,可就大錯特錯了
自2012年起,每年三至四月之間,由李梅樹紀念館主辦「梅樹月」藝術文化活動, 傳承與發揚李梅樹熱愛鄉土的精神,以藝術的平民化、生活化為理念,在地人文歷史的關注為本,結合跨領域的當代藝術家,希望讓藝術跨越美術館的藩籬,傳遞給人們更多的感動。
2018 梅樹月
梅樹月邁入第七年了!
今年的梅樹月,展覽規模與型態做了一番調整;展場僅有李梅樹紀念館,及臺北大學草地上的「戶外美術館」兩個地點,參展對象也只有八位藝術家及創作團隊。展覽型態及規模雖然調整了,但梅樹月所欲傳達的意念依然不變。
2018梅樹月主題,訂為「與土地共振」,乃是延續歷年梅樹月的展覽理念:「用藝術,說土地的故事」。 梅樹月的展覽,離不開人與土地。失去人與土地的連結、缺少歷史脈絡的展覽,充其量將只是「展示」。
今年的兩個展覽主題,皆是以「土」為名;分別是「炎方風土--百年的穿梭與對話」,及「斯土容顏--畫筆與鏡頭下的跨時代對話」。
兩場展覽,是人與人的對話,也是人與土地的對話。 梅樹月將持續以藝術為媒介,透過展覽,在作品欣賞之餘,也希望能進一步喚起人們對於土地、人文、歷史與環境的關懷。 期待觀者循著展覽作品透露的線索與訊息,重新認識腳下這片土地的前世與今生。來三峽,一起與土地共振吧!
2018 梅樹月活動列表
2018梅好時光──李梅樹紀念音樂會
旅美小提琴家 × 旅歐女高音 × 管弦樂團
[時間]03/24(六)19:00 - 21:00(18:30 開放入場)
[地點]三峽客家文化園區表演廳
[交通]音樂會接駁車 18:00 - 18:10 於臺北大學正門發車
[報名] KKTIX 免費報名
梅樹月講堂
大豹社事件與隘勇線
[講師]高俊宏
[時間]04/01(日)14:00 - 16:00
[地點]李梅樹紀念館
[備註]自由參加
[報名] KKTIX 免費報名
大豹社事件忠魂碑探訪(戶外踏查)
[領隊]高俊宏
[時間]04/14(六)09:00 集合
[地點]三峽插角「大義橋」公車站牌集合,步行前往忠魂碑(來回約 1 ~ 1.5 小時)
[備註]本活動須預先報名及收費(詳洽李梅樹紀念館,或李梅樹紀念館粉專)
臺灣畫家畫臺灣
[講師]林育淳
[時間]04/14(六)14:00 - 16:00
[地點]李梅樹紀念館
[報名] KKTIX 免費報名
[備註]自由參加
鹽月桃甫與「南國色彩」
[講師]王淑津
[時間]04/15(日)14:00 - 16:00
[地點]李梅樹紀念館
[報名] KKTIX 免費報名
[備註]自由參加
臺博館藏「鹽月桃甫〈德川家康『邦查』 國人引見圖〉(1923)」的發現與入藏經過
[講師]李子寧
[時間]04/21(六)14:00 - 16:00
[地點]李梅樹紀念館
[報名] KKTIX 免費報名
[備註]自由參加